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
——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
“寒露”节是天气转凉的象征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,而此时的露珠寒光四射,如俗语所说的那样,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”。
白露、寒露、霜降三个节气,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,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。
寒露三候
一候鸿雁来宾
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往南迁徙。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
深秋天寒,雀鸟都已匿迹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。
三候菊有黄华
说明在此时菊花已肆意绽放。
寒露习俗
登高
众所周知,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。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,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,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。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,开始出现露水,那么到了寒露,则露水增多,且气温更低。
观红叶
寒露时节到赏红叶早已成为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。秋风飒飒,黄枫叶红。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枫叶。金秋的山层林尽染,漫山红叶如霞似锦、如诗如画。
收清露
《本草纲目》称秋露多时,可以用盘收取,煎煮使之稠如怡,可使人延年益寿。秋露具肃杀之气,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。
湖南、湖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四川各地,秋天民间就用瓷器收取草头的清露,和以朱砂或者上等的墨汁,点染小孩额头及心窝,称之为天炙,以祛百病。
饮菊花酒
寒露与重阳节接近,此时菊花盛开,为除秋燥,某些地区有饮“菊花酒”的习俗,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,渐渐移至重阳节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古称“长寿酒”,其味清凉甜美,有养肝、明目、健脑、延缓衰老等功效。
吃花糕
由于天气渐冷,树木花草凋零在即,故人们谓此为“辞青”。九九登高,还要吃花糕,因“高”与“糕”谐音,故应节糕点谓之“重阳花糕”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。
花糕主要有“糙花糕”、“细花糕”和“金钱花糕”。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,中间夹上青果、小枣、核桃仁之类的干果,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赵桂荣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grcn.com/6972.html